一、活动背景
建校以来,学校从“面向南海、保障运输”起步,积极投身国际航运事业,深度参与涉海工程建设、保卫海洋权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从海洋严酷环境材料、海上风电等海洋新兴领域研究,到无人驾驶船舶等智能航运研究和无人机的推广应用,再到绿色低碳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和近海基础设施绿色建造与智能运维等,学校不断探索蔚蓝深海、发展低空经济、紧跟近海基础设施领域科技前沿,向着“具有航海特色的一流交通大学”目标奋勇前进,为推动海洋强国、交通强国、教育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新起点,新征程。学校坚持走高质量内涵建设、特色发展道路,面向海洋经济、交通经济、低空经济,构建“突出海洋+低空的大交通”学科布局,坚持科研强校,在海洋与交通行业发展中找到发力点。科技期刊是展示、交流、传播科研成果的学术载体,是发现和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手段。
二、学报简介
《广州航海学院学报》是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广州航海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展示学校整体学术水平的有效载体之一,创刊于1993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刊号为ISSN1009—8526,国内统一刊号为CN44—1713/U;紧跟学校的学科布局战略,主要报道本校相关专业学科有创新的研究成果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
本学报被列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超星期刊数据库》的收录期刊;2004年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2006年被评为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2024年,被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编辑委员会授予学术影响力进步期刊(2024)。
三、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报的影响力,在第101期(与学校黄埔校区校址:红山三路101号历史性相遇)即将到来之际,《广州航海学院学报》编辑部决定对封面进行一次重新设计以助力学报高质量发展,特别发起2025年期刊封面设计有奖征集活动。希望汇聚各方创意,开启一场体现“广航”特色、憧憬“广交大”未来的美学探索和视觉创新,为《广州航海学院学报》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主办单位
科研部(《广州航海学院学报》编辑部)
党委宣传部
五、承办单位
数字媒体与交互设计学院
六、征稿对象
(1)全校师生
(2)各高等院校设计专业师生,期刊社、出版社或其它美术设计从业人员
七、征集时间
投稿截至时间:2025年3月1日
作品评选时间:2025年3月中下旬
结果公布时间:2025年3月底(评选结果将在广州航海学院公众号、“广州航海学院学报”微信公众号公布)
八、征稿细则
1、设计要求
(1)体现航海、海洋、交通、低空元素,融合现代感与学术性;
(2)符合期刊封面的规范性要求。完整标示出《广州航海学院学报》期刊构成各要素的项目信息,包括刊名、卷次和期号、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等;
(3)作品须为原创,未在其他任何媒体上发表过;
(4)尺寸:A4(210mm*297mm),四边各出血3mm;CMYK模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提交的封面设计应为电子版,格式为JPG或PNG;须保留设计源文件(采用作品创作者须向编辑部提供源文件),如有人工智能辅助创作须标注。
2、投稿流程
请将设计作品以PDF格式发送至:邮箱:xuebao@gzmtu.edu.cn,邮件主题命名为“学报封面设计-姓名-单位”。在邮件正文中,请简要说明设计理念和灵感来源。
九、版权说明
作品投稿时须签署“著作权转让协议”,一经采用,《广州航海学院学报》编辑部拥有该作品或其他可以从作品中提取部分的全部复制传播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表演权、翻译权、汇编权、改编权等权利;
所有投稿作品须为原创,所有设计元素(包括字体等)不得侵犯其他知识产权,凡涉及抄袭、借用等侵权行为的,均由投稿者自行承担相应责任;应征本活动的投稿者均被视为知悉并接受本征集启事的所有说明条款;主办方对本活动拥有最终解释权。
十、奖项设置
【最佳设计奖(1名)】
一定额度奖励金+荣誉证书+ 2025年全年杂志赠阅;
【优秀奖(1名)】
一定额度奖励金+荣誉证书+ 2025年全年杂志赠阅;
【入围奖(1名)】
一定额度奖励金+荣誉证书+ 2025年全年杂志赠阅。
科学研究部
2025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