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加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工作已列入我校2023年党政工作要点,为进一步做好我校硕士点申报、学科建设等工作,我校科研处组织相关学院于近期分别到广东金融学院、肇庆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湖南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城市学院等六所高校开展学习交流。
3月10日上午,科研处三位部门领导赴广东金融学院开展调研。该校科研处处长汪前元、研究生处处长卿前龙、研究生处副处长郭丽梅等热情接待并详细介绍了申硕经验,对标教育部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逐条解读。

3月21日下午,科研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领导同事们一行7人到肇庆学院开展交流学习。肇庆学院副校长李新昌、研究生院副院长杨琰(主持工作)、科研处副处长徐士河(主持工作)、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李云鹤、美术学院副院长李小军等热情接待了我们并举办了座谈会。会上,两校就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高校工作推进、申硕学位点遴选、审核指标解读、省级项目申报等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杨琰副院长重点从申硕的工作流程、专业特色、学科队伍、支撑条件、困难和阻力、解决办法、培育方法、激励措施等多方面给予了整体性、全面性的指导。硕士点申报是竞争性选拔,是优中选优的过程,我们要充分了解省内外高校学位点布局情况,着重凸显优势特色。

3月29日,科研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教务处等领导同事们一行7人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调研交流,受到该校党委副书记许晓珠和副校长曾新安等的热情接待。

在座谈会上,许晓珠副书记对调研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从学科建设的历史到现状,详细地的与调研组分享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经验,并指出专业硕士点申报和建设要走适应地方特色需求的路线,注重专业学位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必要性、可行性论证;要深化产学研政合作,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凸显特色。曾新安副校长希望双方深入交流,共同发展,并预祝我校硕士点申报取得成功。

4月3日、4月4日,科研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土木与工程管理学院等领导同事们一行8人分别到湖南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城市学院开展学习交流。
4月3日上午,一行8人来到了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副主任韩斌、教授曹立波等热情接待了我们。曹立波教授向我们逐步介绍了实验室的基本概况、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合作交流以及运行管理等相关工作。参观完后,实验室副主任韩斌表示希望以后双方能经常性地联系沟通,期待能在科学研究以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展开进一步的合作。

紧接着,一行8人来到了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为ESI全球前1‰)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正处级组织员刘凤翔、副院长马超等热情接待了我们。副院长马超基于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大型贵重精密仪器的购置、配套建筑、人员配备、人才培养以及校内外共享等方面的工作做了详细的介绍。

4月3日下午,一行8人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开展学习交流。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副校长曹兴、科研处处长肖攀、学科规划与研究生处处长欧阳章东、电子信息学院院长高峰、计算机学院院长满君丰等热情接待了我们并举办了座谈会。会上,曹兴副校长首先简要地介绍了该校的基本情况,包括学校发展方针、发展思路、十四五发展规划等,随后欧阳章东处长就硕士点申报审核指标中的师生比、省部级科研奖励、专业认证等做了详细的解读。会议最后双方领导老师展开了点对点的对口交流。

4月4日上午,我校一行又来到了湖南城市学院开展学习交流。该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吕贤军、研究生处/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处长阳同光、科研处副处长王新忠、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毛广湘等热情接待了我们并举办了座谈会。会上,吕贤军委员首先介绍了该校的基本概况、办学定位、发展战略、党建思路、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着重强调了获批硕士点具备的三个特色优势:学科专业特色,城乡规划、建筑学、工程管理专业全国排名靠前;产学研用优势,城市学院的产学研用对焦中小城镇,另辟蹊径;校横向科研经费年均1.1亿元,主要源于下属全资多项甲级资质的建筑设计院。随后,阳同光处长给出了申硕工作中的四点宝贵经验:一是领导重视,提高站位;二是协同推进,任务分解,狠抓简况表与申请报告,面上材料与点上材料齐头并进;三是补齐短板,挖掘亮点;四是加强沟通,把握政策。会后,一行人参观了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我校到广东、湖南六所高校的学习交流收获满满,受益非凡。申硕是个系统工程,科研处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学校要求,会同相关部门和学院,认真组织研究、周密部署推进,精准对标对表、细化达标措施,助力推动我校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