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供稿)近日,经专家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委员会批准,国家科技部确定了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共计239项,其中我校尹衍升教授团队科研著作《海洋极寒环境服役材料》获得资助、名列第76位。
为支持优秀科技学术著作出版,繁荣科技出版事业,促进科技事业发展,自1997年起,国家财政拨出专款,建立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以资助优秀理论研究成果凝炼出版。
以下为尹衍升教授团队科研著作《海洋极寒环境服役材料》的简介。
极地环境在地球气候大系统中占有至关重要地位,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响应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关系国家利益的“战略新疆域”。至2019年,我国已先后开展了35次南极考察、20次北极科学考察。“雪龙2”号科学考察破冰船成功下水、试航并投入到第36次南极考察。随着极地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以及“双龙探极”重大工程的推进实施,相关科学研究机构人员必将围绕南极冰盖过程与气候变化、极地新型污染物特性及变化、海洋古气候记录、极光和电离层特征及变化、极地生态系统及资源特性、极地遥感与大地测量技术、极地环境监测技术以及我国极地战略等研究领域开展全方位的探索研究;由此,将使极地探测、交通运输装备及制造所用材料的国产化要求愈显迫切并成为持续开发极地、建立极地交通运输航线的制约瓶颈。鉴于极地开发及我国低温船舶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与海洋极寒环境服役材料的供求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加速极地海洋材料领域的科学研究迫在眉睫。我国在极寒环境领域的材料蚀损理论研究几近空白,从而制约了极寒材料的设计制备并严重滞后了我国极寒海洋环境装备与船舶交通装备的规模化制造。鉴于此,系统的开展海洋极寒环境服役材料的蚀损研究对于打破这一瓶颈、对于发展极地海洋交通运输、极地开发以及高附加值极寒环境服役船舶装备的设计和建造、对于极寒环境材料的原位检测方法和制备新技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作者结合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对海洋极寒环境服役材料的分类及性能要求、极地海洋学特征和低温条件下腐蚀及摩擦磨损机理、极寒与超低温船舶材料的测试技术、特殊用途船舶对低温材料需求及相应的低温材料防护技术等领域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总结。该书以我校牵头申请,对于我校交通运输、航务、船舶及轮机等涉海工程学科的建设将产生良好的影响。
该书的编著出版对于满足服务国家海上丝路及极地开发建设的材料研发、对于加快我国低温船舶材料的国产化进程、对于推进国家极地重点材料研发计划的研究成果转化、对于我国极地能源钻采装备及极地交通运输船舶的规模化研发和源头创新等重大领域均具有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同时,对于我国高校材料专业的研究生及从事海洋极寒环境特种材料研究的科研人员也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